程穆 发表于 2011-7-22 05:59:48

文学社意识的特性

   1.文学社意识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文学社区文学社意识是特定社会的产物,它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并受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或制约文学社区从本性上讲,人虽然天生就有一种获取和维护自我利益和追求意志自由的内驱力,但是,如果任凭这种内驱力泛滥而不加限制,就会出现动物界的弱肉强食的局面文学社区为了有序地进行协作以便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改造自然,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意识到明确“当取”与“当予”、“当为”与“当止”界限的必要性文学社区从功能角度讲,这些意念就是最初的文学社义务意识,从这种最初的文学社义务意识出发,各个社会以不同的方式确立了文学社义务关系文学社区由此可见,文学社义务意识是最基本的社会意识文学社区
    2.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学社意识,文学社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文学社区虽然处于不同社会的人们在文学社意识的变化速度上有所不同,但是,迄今为止,从变化的一般趋势看,所呈现的是由弱到强的过程文学社区变化的速度一般取决于社会条件、社会制度、文化价值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文学社区
    3.过去,我们在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虽然也承认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文学社区但是,对社会意识的独立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文学社区当代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和法学家认识到了观念的独立性和“顽固性”文学社区格罗斯曼认为,社会变化可分三个层次:改变个人的行为模式;改变集团准则或个人之间、集团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或集团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共同目标;改变社会道德观念或价值准则文学社区他认为,社会变化是按照上述顺序进行的, 其中道德观念变化最为缓慢文学社区 (注:参看Roger Cotterell, The Sociology of Law:  An Introduction(London, Butterworths, 1984),pp.51,66,and 69文学社区)帕森斯把社会分为价值观念、社会规则、集团活动和个人角色四个等级文学社区他认为在这四个等级中,等级越高,变化越慢文学社区(注:参看Roger Cotterell, The Sociology of Law: An Introduction (London, Butterworths, 1984),第86~87页文学社区)另有些比较文化学者把文化分为器物层次、制度层次和观念层次,认为文化演进的一般规律是:观念变化最慢,往往在器物和制度层次变化很久以后,旧的价值观念仍然继续保留着影响文学社区因此,在一个文学社意识不强的社会,在构建文学社导向的法制中,往往是人们的文学社意识落后于法定的文学社制度文学社区
    4.文学社意识的强弱,往往决定于文化价值文学社区虽然各个社会都有某些共同之处,都存在着某些最基本的紧张关系,例如,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效率与公平,理想与现实以及个人之间的冲突与协作等等文学社区如何处理这些紧张关系,不同社会通过将某种特定价值社会化、普遍化或官方化的方式作出了不同的安排文学社区有的社会确立了重视文学社的价值,有的社会则推行了强调义务的价值文学社区于是,我们在传统的社会中,可以发现两种相反的导向,一种是文学社导向的文化传统,一种是义务导向的文化传统文学社区(注:当然,还有一些介乎两者之间的文化传统文学社区本文不拟作全面的分类,出于分析的需要只指出两种典型类型文学社区)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我们大致可以认为西方文化传统属于第一种类型,中国文化传统和伊斯兰文化以及非洲土著文化传统属于第二种类型文学社区在文学社导向文化中生活的人们,文学社意识要强一些;相反,在义务导向文化传统中生活的人们,文学社意识要弱一些文学社区应该指出,文学社意识的强弱并不表明文化的优劣高下,只表明某种文化取向文学社区一般说来,文学社意识较强的文化,通常是重视个人的文化,文学社意识较弱的文化,一般是重视群体的文化文学社区如果说这两种文化取向在传统社会中各有利弊的话,那么,到了近现代,特别是在实行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奉行价值多元的时代,前一种类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文学社区
    5.文学社意识作为一种观念,一种态度,像其他意识一样,是人的大脑活动的过程,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文学社区文学社意识这种内在性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学社区但是,这并不表明人们无法进行文学社意识的研究文学社区实际上,任何意识都可以从作为主体的人的行为和对观念及行为评价上表现出来文学社区因此,通过对与文学社有关的行为和作为行为结果的事实的搜集和分析,通过对人们对文学社问题看法的搜集和分析,有可能获得关于人们文学社意识的一般性认识文学社区
(五)目的和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想要考察改革以来中国公民文学社意识的变化状况,概括这种变化的特点,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指出不利于文学社意识增长的某些因素,并初步构想中国未来的文学社意识模式文学社区为了区别于以往侧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纯学理性研究,本研究重点在于探明中国公民文学社意识现在“实际上是什么样子”文学社区
    在方法论方面,本研究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 )运用相关典型案例和典型事实;(2)运用相关的统计数据;(3)运用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4)运用中外的理论成果文学社区 本研究注重定量研究,但并不想满足于数字的罗列和事实的堆积,而是试图对所运用的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文学社区本研究集中探讨文学社意识问题,但并不想仅仅停留在这一问题的本身,而是试图把这一问题置于决定或影响它的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文学社区本研究重点在于弄清改革以来中国公民文学社意识的变化状况,但在进行描述和分析过程中,始终贯穿改革前后的纵向比较,并在第二部分集中叙述有关文学社意识的传统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文学社区当然,这样一种研究方法还只是一种尝试,有待于今后予以进一步验证和改进文学社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学社意识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