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穆 发表于 2011-7-27 08:03:09

文学社与文化

1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意识流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一个人有或者没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意识流后者是狭义的解释,前者是广义的解释意识流
2.文化的分类
威廉斯文化:提出的文化、文化唯物主义等概念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意识流在威廉斯转向马克思主义立场、创建自己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过程中, 文化领导权的概念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他在分析文学社、 文化作品时的一个重要理论视点意识流
杰姆逊文化: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及产生的影响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国内外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却存在着诸多分歧意识流杰姆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所作的细致考察虽有偏颇,但却有其自身特色和价值意识流他不仅从概念上将“后现代主义”指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而且从细节上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断裂和连续性作了具体分析,从而表明了他对后现代主义的态度意识流
3.文学社文本的文化类型
  高雅文化
高雅文化又叫精英文化意识流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分享的文化意识流“精英”是指社会为其设置专门职业或特殊身份的人文知识分子,这里的文化也就限于他们的职业活动及其成果意识流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又被称为通俗文化、俗文化、流行文化、市民文化,还被一些人贬称为平庸文化、快餐文化意识流杭之界定说,大众文化指“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透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这是一种合成的、加工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的特征是它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制造出来的,因而它有着标准化和拟个性化的特色”意识流
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一定群体内自发流传并习以为常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精神文化产品,它有下述属性:不记名,非职业的,也就没有谁能从中博取金钱和名誉;与特定情境相联系,不包含情境外的功能,就是为情境中的人及其活动的;其中的一些部分,尤其是风俗习惯、象征符号,是悠久的传统意识流
通俗文化指大众的而且是大众所创造的文化(如果不只是民间文化本身的话)意识流
大众文化指用大规模工业生产方式生产的文化意识流但是这种区分已经失去了意义意识流
4.文学社文本的互涉
     互文性理论的根本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文学社研究理论,拓宽了文学社研究视野,使文学社研究从以往的作者-作品-意识流文化研究打破了传统的文学社研究格局,为文学社研究者开拓了研究思路,文学社研究者开始从文化的整体视野而不仅仅是纯文学社角度研究文学社意识流因此,文学社和文化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意识流“互文性”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文本能够离开其他文本而独立存在,此文本与其他文本、现在的文本与过去的文本一起形成一个大的文本网络,文本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意识流文学社研究者不应简单阐释一个已经存在的文本,而是须要分析和解读由众多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互文本组成的文本网络意识流因此,互文性在文学社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文学社研究的一个新角度和突破口意识流
5.文化批评的含义
    文艺学的组成部分意识流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社现象(包括文学社运动、文学社思潮和文学社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意识流文学社批评以文学社鉴赏为基础,同时又是文学社鉴赏的深化和提高意识流在文艺学的诸种研究形态中,文学社批评是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意识流
6.文化批评的主要模式
  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写道:“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流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意识流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意识流
新历史主义
应该承认,出现于19世纪后半叶的新兴学科———比较文学社的早期阶段就是这样一种世界性的不同民族文学社之间的比较意识流因此,文化上的全球化现象并不意味着不同性质文化的同化,而是在一种全球文化大背景之下各民族文化仍保持着多元的发展走向意识流不承认文化上可能出现的全球化现象以便提出自己相应的对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证态度意识流而当今时代出现在经济领域和文化知识生活中的全球化现象恰恰是这一过程的自然延续和在当代的发展高潮意识流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在学术上则是一个纷争不一的比较复杂的概念意识流后殖民主义有一种显著的观点就是: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以及艺术的价值与传统具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并作为跨文化的普适性标准,被认为是居于世界文化主导地位的意识流对这种思想观点进行文化批评则可称之为后殖民文化批评意识流后殖民文化批评它涉及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的问题,文化霸权与文化 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意识流文化殖民与语言殖民,西方艺术标准与异国情调、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问题意识流当今中国的学者、第三世界的学者,西方学者以各自的立场,都介入了这场深入持久的国际性后殖民主义问题的讨论,也就是形成了后殖民文化批评讨论的时代意识流值得注意的是:后殖民语境中的“主体文化 身份认同”和“主体地位与处境”的相互关系,决定着音乐文化交流定位的问题意识流
从历史角度来看,后殖民主义是殖民主义问题的继续,它困扰着第三世界音乐文化与西方交流和发展的问题意识流在殖民时代 厘 定的音乐文化先进与落后标准仍然困扰着“主体文化地位与处境”以及“主体音乐文化 认同”意识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学社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