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
- 好友
- 42
- 记录
- 2
- 日志
- 0
- 帖子
- 2023
- 主题
- 367
- 分享
- 0
- 精华
- 16
- 威望
- 708
- 金钱
- 1629
- 贡献
- 1618
- 文采
- 330
- 人气
- 3952
- 积分
- 6058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172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0-7
- 最后登录
- 2022-7-15
|
1#
发表于 2011-7-22 06:07:17
|
查看: 1646 |
回复: 0
上面讲到,改革以来我国公民的文学社意识发生了重要变化,变化总体趋势是文学社意识不断提高文学社区不过,在这一总体趋势中,公民的文学社意识因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不同人以及不同的文学社领域而呈现出一些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文学社区
(一)不均衡性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文学社意识整体上有了明显增强,但是,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学社意识的变化呈现出不均衡性文学社区
对于这种不均衡性,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例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年龄等角度文学社区限于篇幅,这里拟选取城乡差别作为代表进行分析,因为中国城乡之间的差别是社会最基本的结构性差别,它实际上包含着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文学社区
改革以来,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在原来城乡二元结构之间,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为骨干的中介结构,从而使城乡的差别大大缩小,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文学社区在经济收入方面,许多农村不低于甚至超过了城市的人均水平文学社区不过,就总体而言,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文学社区这种差距表现在平均生活水平上,尤其表现在价值观念上文学社区
就文学社意识而言,城市人口的文学社意识明显强于农村人口文学社区
1.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对于文学社的认知程度高文学社区在城市,人们常说,自己享有某项文学社文学社区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法定文学社比较关心文学社区例如,城市人口对于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普遍具有明确的认知文学社区几乎不存在包办婚姻的现象文学社区结婚之后,夫妻对自己的文学社义务都比较明确,一旦觉得自己的文学社受到对方侵犯,自己的自由受到对方限制,就大胆地行使离婚权文学社区因此,城市的离婚率远远高于农村文学社区在农村,虽然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农民的法律意识有所加强,但是,他们对于自己享有的法定文学社仍然缺乏认知文学社区当我们询问一些农民享有哪些文学社时,他们往往答不上来文学社区近年来,人权问题成为国际和国内讨论的热点,城里人一般都对“人权”概念有大致了解文学社区但是,乡下人却对这个概念感到陌生文学社区对我们问卷中关于人权问题的回答表明了这一点文学社区在调查对象中,回答“不懂人权是什么意思”的城市人口只有9.88%,而农民则有19.47%文学社区从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看, 农民不懂人权是什么意思的比市民高出近一倍文学社区
我们再来看看对下一个问题的回答:
调查问题:作为公民,您对自己目前所享受的文学社和承担的义务,感受如何?
━━━━━━┯━━━━━┯━━━━━┯━━━━━┯━━━━━━
选择问题 │充分享受 │文学社享受 │光尽义务, │文学社享受
│了文学社,也 │不多,义务 │没享受什 │得很多,应
│完全承担 │尽了不少 │么文学社 │更多地尽
分类 │了义务 │ │ │义务
──────┼─────┼─────┼─────┼──────
农村 │ 32.9 │ 36.4 │ 15.6 │ 15.0
──────┼─────┼─────┼─────┼──────
城市 │ 26.3 │ 43.7 │ 16.9 │ 13.1
━━━━━━┷━━━━━┷━━━━━┷━━━━━┷━━━━━━
从对这个问题回答结果的对比上可以看出,(注:其中农村人口有效回答人数为4005,城市人口有效回答人数为1491文学社区)人们对于目前享受的文学社与承担的义务的比重,普遍觉得不满意,认为义务多而文学社少文学社区但是,城市和农村仍然有着不同文学社区城市人口对于目前享受文学社状况比农村人口更为不满文学社区但事实上,城市实现各方面文学社的条件要比农村好得多,因此,城市人口实际上比农村人口享有更多的文学社文学社区而就义务而言,农民比市民承担了更多的义务,特别是各类名目的摊派,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社会各界都呼吁减轻农民负担文学社区农村人口理应比城市人口更强烈抱怨享有的文学社较少而承担的义务过多,但是问卷统计结果与此相反文学社区这也许表明,与城市人口相比,农村人口对文学社的认同和要求程度都较低文学社区
2.与城市人口相比,农民缺乏平等意识文学社区许多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学者,都得出结论说,中国农民在人格构造上,缺少自尊,有的只是两个极端,即自大和自卑文学社区鲁迅所塑造的阿Q形象, 便是这种观点的具体化和形象化文学社区当然,自1949年以来,农民的地位有了空前提高,许多传统的等级观念已经破除,再也不是当年鲁迅笔下的阿Q了文学社区不过, 与城市人口相比,农民仍然缺乏一种现代的平等观念文学社区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生活领域,仍然具有明显的等级观念文学社区在我们调查中发现,农民仍然对权威具有一种依赖感,特别是怀念毛泽东当年的绝对权威,并希望这样的人物重新出现文学社区这反映了他们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摆脱权力的束缚,另一方面又希望有权威领袖可以依赖文学社区就城市人口而言,权力观念已经淡化,对权威的崇拜和依赖逐渐让位于相信和依靠自己文学社区
第二,在家庭生活领域,存在明显的等级观念文学社区其中最主要的是男尊女卑思想影响很深文学社区应该说,1949年以来,中国妇女的地位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在城市,妇女的地位不低于男子,至少在家庭领域是如此文学社区但在广大农村,妇女的地位仍然远远低于男子文学社区就丈夫而言,自有一种优越感,而妻子则自有一种自卑感,妻子被丈夫打骂,甚至受丈夫虐待也不敢反抗,不去寻求救济,常是默默忍受文学社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在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相互之间是很平等的文学社区对于子女,父母从刚懂事时起,就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人,尊重他们的意见、愿望和要求,较开明的父母以交朋友的方式与子女相处,彼此很融洽,子女有不同意见敢与父母争论文学社区在农村,情况大不一样,大多数父母都不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文学社,认为对自己的孩子可以随意行使权力,很少考虑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打骂孩子在农村仍然是司空见惯的事文学社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想要上学的孩子,在父母的强制下小小年纪就成为家庭中一个辅助性劳动力文学社区直到成年以后,许多男女青年仍然没有婚姻自主权,而往往是父母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文学社区某些女孩,命运更糟,往往成为买卖婚姻中的买卖对象文学社区实际上,虽然有些青年敢于反抗包办和买卖婚姻,但是,仍有相当多的农村青年屈服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文学社区
3.与城市相比,农民寻求司法救济的愿望较弱文学社区近年来,在城市,一旦发生纠纷,人们往往直接聘请律师或诉诸法庭文学社区但是,在农村,人们试图通过司法渠道解决纠纷的愿望低于城市人口文学社区这从对诉讼本身价值的评价上可以得到部分说明:
调查问题:如果您与亲属、朋友、邻居或同事发生纠纷到法院打官司,您会感到
━━━━━┯━━━┯━━━━┯━━━━━━━┯━━━━┯━━━
选项 │ │ │ │ │
│很光彩│比较光彩│ 不光彩也 │比较丢脸│很丢脸
百分比 │ │ │ 不丢脸 │ │
│ │ │ │ │
分类 │ │ │ │ │
─────┼───┼────┼───────┼────┼───
农村人口 │ 2.4 │ 2.0 │ 56.4 │ 18.5 │ 20.7
─────┼───┼────┼───────┼────┼───
城市人口 │ 2.6 │ 1.8 │ 70.6 │ 13.2 │ 11.8
━━━━━┷━━━┷━━━━┷━━━━━━━┷━━━━┷━━━
由上述可见,选择“比较丢脸”和“很丢脸”的,农村人口的比例都高于城市人口文学社区(注:其中农村人口有效回答人数为4007,城市人口有效回答人数为1493个文学社区)特别应注意的是,认为打官司“很丢脸”的农村人口的比率上比城市人口高出许多文学社区在农村,仍有20.7%的人认为与自己的亲属、朋友、邻居或同事打官司是很丢脸的事文学社区
(二)财产文学社意识强于政治文学社和人身文学社意识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较落后地区,人们在文学社方面,最重视的是财产权,即特别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当涉及经济利益时,人们敢于较真文学社区例如,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