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
- 好友
- 42
- 记录
- 2
- 日志
- 0
- 帖子
- 2023
- 主题
- 367
- 分享
- 0
- 精华
- 16
- 威望
- 708
- 金钱
- 1629
- 贡献
- 1618
- 文采
- 330
- 人气
- 3952
- 积分
- 6058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172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0-7
- 最后登录
- 2022-7-15
|
发表于 2011-7-27 08:03:50
|
查看: 2092 |
回复: 0
净化说:西方美学理论之一意识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意识流认为悲剧可以唤起人们悲悯和畏惧之情,并使这类情感得以净化,获得无害的快感,从而达到某种道德教育的目的意识流
比德现象:中华民族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几千年来经常把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道德情操相联系,认为花品和人品具有同值性,花草树木一直就被比于君子之德意识流
“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文学社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意识流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意识流”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风格即人”: 中国艺术特别重视艺术风格,推崇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与独创性,反对毫无个性的平庸之作与重复模仿作品意识流认为作品应该反映出作者个人的审美理想、个性气质、艺术修养来,并提出“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琴如其人”等风格与人格统一的品评观念来意识流
“风格即人”:这一论点出自布封 的演说《论风格》意识流风格是创作主体对客观事物准确体认之后所充分反映出的创作主体的创作个性 ,是创作家对客观现世的准确描摹的反映意识流
|
还有很多东西没恢复,还得继续
|
|